庶女重生之金玉斗 第44节

  今日单独走的这一趟,她有两个目的,一是提议,二是试探。提议之言已得首肯,三娘子觉得这本就是顺理成章的,而试探……三娘子再次觉得,侯府水深,人心向背。
  回去的路上,三娘子特意绕了道,行至梅月湖时,她竟转了方向,顺着小径笔直的往湖边走去。
  “夫人,您想要散步吗?”今日跟在三娘子身边的是子衿,这一路走来,子衿看得出三娘子的心烦意乱是透在脸上的,便是忍到了现在才开口问了一句。
  三娘子点了点头,随即在湖边站定。
  早春四月,绿意无边,清晨的境湖,水面粼粼,乍泛青烟。三娘子每次驻足而望,都觉美景治心,即便有再多的烦恼,也能因景换念,转移了思绪。
  可是这一次,这法子却好像不太灵了。
  “你说,老夫人像是喜欢宋姨娘的吗?”今日早上在和老夫人说话的时候,子衿就站在屋外,屋门是敞开着的,三娘子知道她肯定听到了。
  “奴婢不好说。”子衿摇了摇头,“要说喜欢,可宋姨娘这明着已经闹过好几次了,老夫人就算远在霁月斋,也不可能一点儿风吹草动也不知道,但,她却从未明着出面过。可要说不喜欢……”
  “要说不喜欢,但她今儿一早言辞多善,左右还是向着宋姨娘的。”三娘子很快就接下了子衿的话。
  “夫人,其实老夫人不为所动也好,这几日下来。奴婢看在眼中,咱们这整个桃花坞,好像……旁人都是不大管的,既然这样,正好就是夫人一手揽权的时候,这也总好过老夫人事事都想插手,夫人难伸全拳脚的好吧。”子衿确实机灵,很多事儿能看透更深一层的门道。
  “不插足过问自然好,可你不觉得,老夫人的做法未免也太云淡风轻了么?”嫡亲的母亲嫡亲的祖母,莫非老夫人真的是个闲散神佛甩手掌柜,不管府邸世俗之事的?
  而就在三娘子云山雾罩疑惑连连的当下。霁月斋里,袁妈妈也万般不解的同老夫人咬起了耳朵。
  “您今儿早上当着二少夫人的面,怎得替那个宋姨娘说起了话?”袁妈妈当时在场,如今细想,也是一头雾水。
  老夫人温和的笑了笑,眼底却忽然厉色乍现,“宣氏的人,看着总是扎眼,不过呢,侯府素来是干净的,如今大媳妇掌家,也是个慈悲心肠的,那些龌龊的事儿,又何必要我这把老骨头冲在前头?”
  “您……”袁妈妈顿时明白了,忽然压着声音道,“您这一招啊,瞧着好像是真疼那宋姨娘呢,老奴方才都没闹明白。”
  “呵……”老夫人长声一笑,忽然叹了口气,“按说呢,是可惜了孩子,不过老二是个念旧的,那时候你不说了么,不如把人送去庄子上,一了百了的,可我旁敲侧击了老二,他说姨娘几个都有孩子了,留在府上度个闲日也碍不着谁。既他都这么说了,我也就不来做这个恶人了。但……你别看许氏不过是个小丫头片子,那脑子啊,精明的很哦。”
  “可不是嘛!”袁妈妈认同的应和道,“这不过才几日啊,就开始插手闻雨轩的事儿了,要我说啊,她脑子是精明,可心思也略急了些。”
  “那倒不见得。”老夫人摇摇头。冷冷一笑,“归根结底是宋如月太蠢,昨儿晚上那一处动静闹的太大,若非如此,她也不会这么快的踩到许氏的底线。你别看这个孩子年纪小,到底从小是养在正室跟前的,那种撒泼哭闹的姨娘做派,她是瞧不上的。”
  “如此说来,幸得许氏是个有眼界的,二爷这下算是有福气了。”袁妈妈闻言也是欣慰的。
  “有没有福气啊,还要看心,心若不大。侯府的福气,自然能任他沾得满满的。”老夫人说着就转了话题问道,“对了,这两天天气虽回了暖,可是春寒料峭,睦元居那儿的银霜炭还是要照例放的。”
  “您放心吧。”袁妈妈点点头,“睦元居那儿有大少夫人打点着,一丝一毫都不会乱了半分的。”
  老夫人眯了眼,这才略感惋惜道,“可惜,我一直有心向着,偏偏月丫头的肚子就是不争气。”
  “老夫人。孩子的事儿急不得的。”袁妈妈宽慰的伸手顺着老夫人的背脊,又顺势替她揉了揉肩。
  老夫人似微感疲倦的闭上了眼,唇角这才浮出了一丝苦笑,“妈妈你说,这人奇怪不奇怪呢?其实都是我生的,都是怀胎十月掉下的一块肉,可那时候我怀着老二,大着肚子,她却硬生生的要往自己亲儿子的屋子里塞人。老大不过就是先天气虚略有不足罢了,若是那时候她不同我闹,我这心思,多少还能在老大身上一些。闹到后来。大家都没了脾气,索性我肚子也是争气,顺顺利利的生了老二,结果她回了祖宅,还要一并把老二也带了走。我知道,她原本就是瞧我不顺眼的,媳妇的人选,她看中的是亲王之女,我这个国公府的嫡出小姐,到了她跟前竟就成了小门小户?她凭什么!”
  老夫人说着,忽然就睁开了略见浑浊的双眸,森森的寒意从她的眼底喷涌而出。她口中的那个“她”,指的正是已故的太夫人。
  太夫人是建德侯的独女,仁顺皇帝在位时,曾御驾亲征平定疆乱,当时建德侯护驾有功,折了双腿,仁顺皇帝便封了其独女为建安郡主,养在了太皇太后的身边,后来皇帝赐婚,将郡主嫁给了当时还是世子的老太爷。
  当年,老夫人刚过门的时候,婆媳关系就闹的很僵,婆婆眼高,媳妇心傲,两个女人是怎么都对不上盘的。可是要论真的结怨,还是当年老夫人怀陆承廷的时候,太夫人硬要往儿子的屋子里塞一个她瞧中了眼的贵妾。
  这一来二去的,刚出生的陆承廷就成了箭靶子,太夫人宠着疼着,可老夫人每每看到这个二儿子,就会想到自己大着个肚子隔墙听着丈夫在屋里抱着个如花似玉的娇媚小妾婉转承欢的声音。
  最后还是印证了那句话,结怨易,泯恨难。
  直到太夫人咽气的时候,老夫人心中的怨愤都不曾消散过。而陆承廷就恰巧成了替太夫人还债的新主儿。
  可是这些恩怨,老夫人从来都是嚼碎了咽进肚子里的。对丈夫,她不曾说过,对儿子,她更不曾说过。
  府里上上下下,谁不说靖安侯夫人是个慈悲为怀心念明善的女子,但老夫人自己心里清楚,她这颗心是有所偏向的,恨就是恨,不亲就是不亲,大家之所以明着都瞧不出来,是因为这些年她隐藏的愈发深、戏演的愈发好罢了。
  -----------------------------------------------------
  而三娘子回到了桃花坞,就马上喊来了单妈妈,可是话还没开始谈呢,子佩就急匆匆的跑了进来道,“夫……夫人,外头有人来了。”
  “你慌什么?”三娘子好奇的站了起来,却忽听门口传来了宋姨娘那如轻铃般悦耳娇柔的声音,“您仔细脚下,亲家太太。”
  亲家太太?
  三娘子看了单妈妈一眼,单妈妈却是一脸的惊慌失措,三娘子好奇了,撇下了单妈妈就快步走了出去。
  外面,宋姨娘已赫然登堂入室,和她一起的,是个锦衣华服眉目娟秀的中年妇女,身形圆润,仪态翩翩,举手投足之间透出的都是内宅夫人的姿态。
  “呀,夫人,这是宣府的亲家太太,太太,这是新进门的二少夫人许氏。”看到三娘子出来,宋姨娘竟热络的站在中间左右介绍了起来,屋子里回荡着的全是她那婉转清悦的笑声,可却让三娘子觉得无比的刺耳。
  宣府。亲家太太?这个眉目带笑的妇人,难道是宣岚的母亲?
  三娘子凝目看了一眼笑靥如花的宋姨娘,忽然眸子一亮,佯装不解的清了嗓子道,“姨娘怕是弄错了吧,宣府的太太造访,应该先去霁月斋那儿见母亲才是,怎么先到我这儿来了?”
  她说话的时候用了虚气,乍一听,有那么一点诺诺不敢言的模样,仿佛是害怕心虚了。
  宣老夫人和宋姨娘面面相觑了一下,老太太就开了口。“这就是小许氏吧,哎,是我这个做外祖母的心急了,照理说确实应该先去拜会亲家母的,不过老生还是有些记挂昱哥儿,左右也就一脚的功夫,就想着先来看看哥儿了。”
  这是怎么,宣家要先斩后奏么?
  三娘子心中一阵冷笑,小许氏?这一个“小”字,就将她的身份喊矮了半截啊。
  可忽然,宣老夫人竟一个跨步上了前,脸上笑意不减,手却凉凉的伸了过来,一把握着了三娘子的手腕道,“不如,咱们进屋谈吧。”
  这是要挟持绑架么?
  三娘子瞪大了眼睛,有些难以置信。
  一旁,子佩和单妈妈已经急急的想要冲上来,可却被宣老夫人带来的两个身形魁梧的随行丫鬟给双双拦住了。
  紧接着,宋姨娘转身走向了大门口,然后“砰”的一声,竟重重的关上了堂屋的门。
  三娘子愣住了,倒并非是因为害怕,更多的还是瞠目结舌一般的惊讶。
  这林子大了。果然什么鸟儿都有。没想到堂堂武平侯夫人,竟会和个地痞无赖一般硬闯要挟,占地为王的!
  此时此刻,三娘子竟忽然有些想笑。眼下这样的桥段,好像是只有在戏文里才能见着的,但她没想到,今儿自己竟就那么身临其境般的感受了一把被人挟持为质的无奈。
  可就在三娘子怔怔的看着眼前的场景,思绪出窍之际,她人已经被宣老夫人一把拽进了内厢房。
  炕桌上,单妈妈刚摆好了早膳,可怜三娘子还没来得及吃一口,这会儿就只有干瞪眼唱空城计的份儿了。
  “孩子,你别怕,老生今日是想替昱哥儿的亲娘来同你讨几个说法的。”见三娘子一双眼睛楚楚可怜的微垂着,一脸担惊受怕的模样,宣老夫人这才觉得有些尴尬了,便立刻清了清嗓子先开了口。
  “不、不知……不知道老夫人有何吩咐。”真好,宋姨娘没有跟着进来,那这扮猪吃老虎的法子,她还可以再不厌其烦的用上一次。
  “孩子,你可知你们世子爷的身子不大好,世子夫人的肚子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消息呢?”
  三娘子低了头,不说话。
  宣老夫人皱了皱眉,“昱哥儿可是咱们侯府的嫡长孙呐。”
  三娘子又低了一点头,一双手一个劲儿的绞着衣摆,依旧的不说话。
  宣老夫人的轻松和鄙夷顿时写在了脸上,这个新进门的小媳妇一点儿也不像宋姨娘说的那般厉害嘛,又或者她根本就是个只会在姨娘跟前耍狠而在长辈面前就没了主意的窝里横?
  “岚儿福薄,早早的就走了,留下一个独子身在侯府,我这个做外祖母的自然是要帮着岚儿多加留心的。咱们远的不说,就说这万一哪一天,世子爷一不小心去了,膝下无子,尊位悬空,你说。那个时候,我这个做外祖母的不帮着他一把,那还有谁能帮他呢?”宣老夫人动之以情诱之以利,“你这孩子看着也是个有福气的,这小小的年纪,进了侯府,就是安享太平的。若昱哥儿来日真的能承了侯府大业,那他喊你一声母亲,这前前后后肯定是会伺候得你舒舒坦坦的。”
  宣老夫人语调缓缓,似隐着一种循循善诱的长者姿态,每一句话,虽都是在替昱哥儿筹谋打点。可却不忘在关键的时候还提一下她这个半路杀出来的“嫡母”,老太太是用了心的,可是三娘子却只觉得背脊一阵一阵的发凉。
  但装傻充愣的当下,三娘子也是真的有不解之处的。
  武平侯府,三代入营,赫赫军功昭然天下,据三娘子所知,武平侯世子爷娶的是当今圣上极为宠爱的升鸾公主,而除去已故的宣岚不提,等过两年新帝登基以后,武平侯府里好像还会出一个王妃娘娘。
  坐拥着这般荣耀显赫的家世,为何宣老夫人还想死死的拿捏住靖安侯府世子爷的位置?
  “你呢也是刚进门的新妇,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你娘家如今在皇城脚下勉强才算是站稳了脚跟,权贵之地,左右相护,若许家将来想要在帝都混个风生水起的,兴许要靠的还是你这个女儿……”
  “老夫人,您别抬举我。”听着宣老夫人重复来重复去的“苦口婆心”,三娘子忽然就抬起了头,睁着一双明晃晃的水眸,佯装满心无奈道,“我嫁进府,就是来伺候二爷的。这桃花坞的事儿都还轮不到我说话呢,世子爷的事,哪儿轮得到我这么一个人轻言微的继室去定夺啊。”
  其实装弱是门技术活儿,要装的逼真,如宋姨娘那般只把楚楚可怜的几滴眼泪挂在脸上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像三娘子现在这般,装着想反抗,却弱的毫无底气,那才多少像点腔。
  这宣老夫人一听,果然眯了眼笑了笑,然后竟熟络的拉过了三娘子柔弱瓷玉的手轻轻的拍了拍,语重心长的暗示道。“宋姨娘呢确实是着急了些,可你要相信,她是真的疼爱昱哥儿的,这几年,她对哥儿那是比对自己亲生女儿还要用心的。当然咯,伺候哥儿是她的福气,所以将来,若哥儿真能得了靖安侯府,那她还是她的姨娘,你才是哥儿要仰仗一辈子的靠山啊。”
  这是在给她洗脑么?三娘子嘴角挂着笑意,目光柔柔切切的,透着欲迎还拒的神色。
  装个傻,多好,只有装傻了,才能听到对面的人真正想要的东西和想收买她而开出的价码。
  但是,窃喜之余,三娘子也不由的深思了起来,都说夫妻同命,本是一心。如今,宣老夫人已直接把武平侯府的执念和三娘子交了个心,就是说宣岚应该也是有这样的意思的,那陆承廷呢,他是不是也对世子爷的位置感兴趣呢?
  再想到昨晚余安莫名其妙和自己说的“双龙争鼎”的故事,三娘子脑中仿佛灵光乍现一般顺理成章的就把原先想不通的几个点连了起来。
  陆承安的羸弱多病,裴湘月对自己的警惕防范,宣岚死了以后,桃花坞里里外外全换了人,还有祠堂高案之上宣岚那不同寻常的牌位刻字……
  三娘子忽然有些后悔,上一世的时候,为什么她不再好奇八卦一些,就没打听一下大乱之后新帝登基,俯首称臣起势拥权的陆承廷到底让整个靖安侯府变成什么样子了……
  ☆、第93章 小轩窗?吃里扒外
  整整半个时辰,宣老夫人说的口干舌燥,三娘子装着懵懵懂懂。
  而毕竟是私下入府,不能多待,宣老夫人在用尽了措辞讲完了道理之后,眼见三娘子那一脸微露崇拜的神色,心中一阵满意舒缓划过,随即便笑眯眯的起了身。
  “今日老生来的唐突,实在也是难登大雅,改日老生再来,你可要带了昱哥儿来给我瞧瞧。”不过,老太太今日来的目的本也就不是昱哥儿,老太太和宋姨娘都觉得,当务之急,说通三娘子比见一面昱哥儿更为重要。
  三娘子闻言点头如捣蒜,然后竟一脸恭敬状的亲自送宣老夫人出了门。
  当内厢房的门被宣老夫人“哗啦”一下拉开的时候,堂屋里,左右较劲纠缠在一起的几个丫鬟纷纷都愣住了。
  “夫人!”子佩和子衿几乎是一个箭步就冲了上来。团团的将三娘子围住护在了中间。
  而宣老夫人则是嫌弃的看了两人一眼,然后将眼露讥讽笑意的宋姨娘招呼到了身边,两人随即并肩扬长而去。
  子佩见状,气得整个人都如筛糠一般抖了起来,脸色也发了青,此刻的她右手紧紧的拉着三娘子。生怕再忽然闯进什么人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而子衿却已经回了神,猛的转头看了三娘子一眼。
  主仆二人,多年交心,此刻默契已是超然。
  见三娘子冲她微微的一颔首,子衿一提裙摆径直就跑了出去。
  紧接着,方才被发了狠的宋姨娘赶到了外面去的瞿妈妈和单妈妈也匆匆的跑了进来,见三娘子此刻是毫发无伤的,两人纷纷都松了一口气。
  只是,屋子里的氛围依然有些诡异,三娘子脸上的神色也是阴晴不定的。
  可惜桃花坞每一间屋子的隔声都不错,是以方才宣老夫人到底和三娘子说了一些什么在场的谁都不知道,也因为如此。大家依然都无法彻底的放下戒备。
  而就在这时,子衿却气喘吁吁的又跑了回来。
  “从哪儿走的?”宣老夫人这么一个大活人,私自擅闯靖安侯府,还带着两个身形高大的丫鬟,三娘子就不信她走的是正门。
  子衿深深的喘了一口气,然后气愤道。“原来咱们这桃花坞西口有个偏门,平常的时候是被爬山藤给遮着了,从那门出去后再走几步,就是侯府后院的马厩啦!”
  三娘子闻言,眸子一黯,忽然无精打采的吩咐单妈妈道,“妈妈帮我把早膳再热一下吧。”
  演了一个早上的戏,她实在饿得连发脾气甩脸子的戾气都没有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